首页 > 民族宗教简介 > 浏览文章

连云港市的伊斯兰教

来源:连云港统战部  时间:

连云港市的伊斯兰教

伊斯兰教与佛教、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。它于公元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,创始人穆罕默德。伊斯兰一词系阿拉伯文音译,原意为顺从,指顺从唯一的神——安拉(中国穆斯林也称为真主)的旨意。

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就传入中国,曾被称为“回教”、“清真教”、“天方教”等。史学家一般认为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,但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、波斯的穆斯林在民间的传播要早于这一年代,连云港是伊斯兰教传入最早的地方之一。

19世纪后期,少数回民穆斯林迁居境内,大多从事皮货加工及屠宰业,社会地位偏低,生活水平不高。回民的宗教活动以分散形式为主,仅灌云县四队镇建有清真寺。

解放后,外地穆斯林陆续进入市境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,主要分布在市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。1983年、1984年、1985年兴建或重建东海县桃林清真寺、灌云县四队清真寺、连云港市清真寺。穆斯林宗教活动有所保障,其信仰受到尊重。穆斯林的社会地位、政治地位、经济地位大大提高。农村穆斯林生活水平略高于本地农民,其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照顾,中共中央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贯彻、落实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第一节  穆  斯  林

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、咸丰十三年(1853年)、光绪八年(1882年),先后有马姓、沙姓、许姓穆斯林从山东苍山、临沭、江苏淮阴等地到东海县桃林、赣榆县沙河灌云县四队等地落户,主要经营皮货加工、屠宰,兼以农作、医药营生。清同治四年(1865年),赵姓回民来海州打拳卖艺,加工皮货,有的行医,治疗破伤风、妇科病等。解放前,仅灌云县四队穆斯林建有清真寺,穆斯林生活水平相当于或略低于当地农民。

解放后,各级人民政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,保障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由,帮其建立活动场所,提高生活水平。

1990年,全市有穆斯林2364人,其中赣榆县223人,主要分布在沙河、欢墩、黑林等乡镇;东海县515人,主要分布在桃林、双店、山左口、石榴树、黄川,牛山等乡镇;灌云县1089人,云台区39人,连云港区113,大都在化工矿山设计院、锦屏磷矿、港务局、卫生局、纺织品公司等单位工作。其群体性活动为开斋节、古尔邦节等,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宗教仪式。逢年过节、婚丧生育,到清真寺或请阿訇到家里举行仪式。

1990年,赣榆县穆斯林被选为人大代表1人、县政协委员2人;东海县穆斯林被选为市人大代表1人、县人大代表2人、县政协委员1 人;灌南县穆斯林被选为市人大代表1人、县人大代表1人、县政协委员2人。市清真寺伊玛目王子俊曾出席江苏省伊斯兰教第一次、第二次代表大会,当选为江苏省伊斯兰教第一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、市政协常委。

第二节  清  真  寺

一、连云港市清真寺

清真寺也称“礼拜寺”,是穆斯林聚众礼拜的场所,同时也是伊斯兰教办理教育和事务的场所。

连云港市清真寺坐落在新浦区解放西路,1985年10月兴建,1986年10月落成,同年11月6日举行典礼,对外开放。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,占地1100平方米,三层楼房建筑面积871.3平方米。内设礼拜殿60平方米,此外有水房、会议室、清真餐厅、民族招待所、沐浴室、阿訇休息室。连云港市伊斯兰教筹委会、连云港市清真寺管理委员会设在寺内。

二、东海县桃林清真寺

1956年,有3间房屋作为穆斯林活动场所。1983年在桃林建清真寺并开放。寺内有大殿3间、经房3间、沐浴室2间、丧葬用具1套。

三、灌云县四队镇二队村清真寺

清光绪十二年(1886年),为许氏穆斯林所建,位于车轴河南岸。有大殿3间、水房1间、阿訇休息室1间、讲堂1间,均为石砌墙壁。1965年拓宽车轴河时拆除。1984年10月重建大殿3 间。

第三节、功课

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成年的穆斯林,除了具有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的信仰外,还必须履行表现在行动方面五大功修,即“念”、“礼”、“斋”、“课”、“朝”。

  原指口诵阿拉伯语《作证词》,现连云港穆斯林习惯以《清真言》代替。《清真言》,即《作词证》的汉语音译:“万物非生。唯有真主,穆罕穆德,真主钦差。”这也是穆斯林在各项功课及习俗中公开表白的信仰内容,凡过宗教生活的都能以阿拉伯语和汉语诵念;不会诵念的,在习俗礼仪需要时往往请阿訇领念,自己随念。

  指穆斯林面向麦加天房的礼拜。由于麦加在中国西部,连云港穆斯林与全国穆斯林一样,礼拜时都面向西方,并以波斯语音称履行拜功为做“乃玛孜”。日常礼拜功课有每日五次的五番拜和每周1次的聚礼拜。五番拜分别在晨、晌、晡、昏、宵五个时辰举行,汉语名称为晨礼、晌礼、晡礼、昏礼、宵礼,连云港穆斯林仍习惯以波斯语音译称:邦达、撇申、底盖勒、沙目、虎夫坦。聚礼,即每星期五晌午时的集体礼拜,连云港穆斯林习惯以阿拉伯语称周五为主麻日,履行此项拜功为礼主麻。

  指穆斯林在教历九月履行斋戒功课,因此这月又称“斋月”。在斋月内,每日自拂晓前到日落时禁绝一切饮食和房事生活,履行此项功课称之为“封斋”或“把斋”。

  指穆斯林资财达到教法规定的满贯数量时,每年应交纳的课金,被定为必须遵行的“天命”。

  指赴沙特阿拉伯麦加城朝觐天房的功课。按教规几身体健康,备有路费和旅途条件的穆斯林,不分性别,一生中必须履行一次,参加过朝觐的皆在姓名前冠以“哈吉”。

第四节、习俗

起经名  即以有关伊斯兰教的词汇为穆斯林新生儿命名。又称起回回名。此仪礼在婴儿诞生三日内举行,请阿訇主持,先用汤瓶壶盛清洁温水浇身,再对婴儿耳部念《宣礼辞》,此后即为婴儿命名并祈祷祝贺,所命之名写于红纸上,交家长保存。经名大体分三类:表示从属于安拉的,如“阿卜杜拉”(安拉之仆);先知及其他贤哲名,如男婴以“穆罕穆德”、女婴以“赫蒂彻”(圣妻)为名;寄托希望的,如“赡思丁”(宗教的太阳)。此俗风行至解放前,解放后,在宗教改革中,被取消。当代,清真寺招收的海里凡,入学时一般都重新取经名。

  礼  即切割男性生殖器包皮多余部分,教法认为是“圣行”,中国穆斯林以阿拉伯语“圣行”音译称此俗为“逊奈”,一般在男婴出生后第7天起至成年期(12-13岁)前举行,无故延至成年后施行为“可憎的行为”。民国以后,此俗趋于消失。

念尼卡哈  “尼卡哈”为阿拉伯语“结合”音译。青年穆斯林结婚,在有双方家长在场的情况下,请阿訇当众询问新郎、新娘是否自愿,按教规得到双方肯定表示后,婚姻即告成功,此举有证婚意义。解放前,连云港穆斯林基本上保持教内通婚者日益普遍,只有出身于虔诚宗教家庭,且双方均为穆斯林者,仍保留此俗。阿訇在他们领取结婚证后,方应请主持此仪礼。

  葬  当代连云港穆斯林普遍保持土葬习俗,并坚持于亡故后72小时内入土。

穆斯林去世称为“归真”或“无常”。习惯在举行殡葬前要为遗体“打整”,即先洗后包裹。洗,将遗体脱去衣服,置于“浴床”内,以汤瓶壶按教规清洗,为遗体作最后一次大小净。大净后,即以棉布拭干,用白棉布包裹,打整完毕后,即将遗体置于木制的匣内,此匣称“它布”,等待举行殡礼。由于是站着礼拜,替亡者向安拉作祈祷,殡礼又称“者那则”,即“站礼”。此项仪礼在教规上属“副天命”,普遍举行。参加者有家属及穆斯林亲友,通常还请数位阿訇,并由他们中德高望重者或伊玛目领礼,众人面对遗体,举行拜礼。拜毕即出殡。墓地多选土质好,地势稍高,环境安静之处,挖穴以葬。墓穴分窑坑与直坑,均于一个月后在坑上做长方形土堆及在土堆前竖碑,碑上方刻有表明信仰的经文。在亡人入土时请阿訇念下土经,亡故后的三天、五天、七天、四十天以及百日、周年忌辰皆要请阿訇开经,以油香款待来友;也有将油香在清真寺内散发。

治丧期间,家属男性戴白礼拜帽,女性戴白盖头,都能照阿訇劝说遵教规节哀,不嚎啕大哭。当代,人际交往范围扩大,丧仪中常有非穆斯林前来吊唁,一些社会上文明习俗也出现在穆斯林中。其中有佩黑纱、送花圈及丧幛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等。

  教  即非穆斯林皈依伊斯兰教。皈依者先按教规沐浴,更衣,戴白帽,女性戴盖头,在阿訇主持下,竖右食指诵念《清真言》,再由阿訇起经名后,即成为穆斯林。解放前,穆斯林坚持教内通婚,如一方为非穆斯林者必须履行进教仪式,才能得到家长的允许;解放后,在婚姻自由的社会条件下,很少有进教者。

  安  穆斯林见面或告别时,要互相祝安,祝辞为真主赐予你们安宁,俗称“道色了目”;答辞为真主也赐予你们安宁,俗称“回色了目”。当代清真寺内祝安还是普遍,陌生人祝安后,即显示能以穆斯林身份被允许进入清真寺。祝安辞书面语言为“色兰”,常见于伊斯兰教协会、负责人发言稿及一些穆斯林书信上。

做讨白  “讨白”,阿拉伯音译,意为忏悔,穆斯林在感到罪恶及未履行功课时,多举行此仪礼。仪礼由阿訇主持,内容为诵念忏悔辞。斋月内的盖德尔夜(教历9月的第27个夜晚),由伊玛目领导集体做讨白。连云港还常见穆斯林在临终前举行,以求真主对一生罪过的饶恕。

  饰  日常生活中,连云港穆斯林已无特征,只在过宗教生活或举行礼俗时有自己的服饰:一般教众戴白帽;阿訇及海里凡以白巾缠头,脑后留一节下垂,女性戴盖头,只露出面部;穿衣并无要求。

 食  日常生活中,穆斯林禁食猪肉、血液、自死物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畜禽。连云港穆斯林副食品以牛羊肉为主,鸭、鹅、水禽均为喜爱的食品,所食牲禽必须经过阿訇诵安拉之名屠宰,称之为有“刀口”,“无刀口”不食。当代,保持上述饮食习惯最完整者是坚持入寺过宗教生活者,及一部分老年穆斯林,他们食牲禽时令子孙至清真寺请阿訇屠宰。饮酒,被《古兰经》判为“魔鬼行为”,虔诚穆斯林遵经禁酒。节日食品为油香,以面粉调水做成饼状,再以素油炸制而成。穆斯林视此为圣洁食品,常在节日及举行礼俗诵经时招待阿訇及亲友。

  法  由于宗教生活需要,伊斯兰教历(又称希吉拉历)还在穆斯林中使用。公元622年9月20日穆罕穆德为避免豪门贵族的迫害,由麦加迁往麦地那,这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规定此年阿拉伯太阴年的岁首(公元622年7月16日)作为伊斯兰教历的纪元元年元旦。为与国家规定历法相区别,连云港穆斯林称教历为“小历”。穆斯林都按教历欢度节日。

 

主办单位:中共连云港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
地址:连云港市新浦朝阳东路69号
电话:0518-85831021
邮编:222006